三是促精准、抓落实,有效防止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。
正因为有了充足的清洁能源,为昭通发展绿色铝、绿色硅提供了保障。在永善县,当地党委和政府紧扣五个一思路,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。

自向家坝水电站下闸蓄水发电后,绥江老县城淹没江底,昔日江水滔滔、浊浪翻滚的金沙江在新县城前面形成3万多平方米的湖面,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每年都来打卡绥江,一年比一年多。守住一片蓝天、绿化一方群山、护好一江清水、建设一座果城全面推广使用一部手机办低保,帮助困难群众通过一部手机办低保提出低保申请,实现低保办理足不出户、网上办理,让信息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切实提高救助的及时性、快捷性。坚持不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农村、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公共场所六进工作,培训群众37.33万人次。二、强化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建设。
四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。成功协调25例人体器官捐献,使6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,让24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。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28期、覆盖党员4349名、全覆盖轮训党支部书记600余人次。
——制度架构,总体谋划建四梁八柱。自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来,盐津县坚持党建引领,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,明确工作任务,划分党员责任区,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,以爱国卫生运动主题党日+活动为载体,聚焦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重点,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学习2450次,250名领导干部到97个挂钩联系村(社区)开展指导1035次,开展主题党日2305次,推送宣传信息200余篇,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网上签名活动,6000余名党员网上签到。——打赢抗洪抢险保卫战。依托东华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东西部协作、市委党校等教育资源,采取移动课堂、网上帮扶课堂、网上党校等培训方式,共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1555人,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2140场、覆盖25890人次,开展故事党课党课开讲啦1380场、覆盖26502人次,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深化广大党员的理论武装、党性锤炼,切实增强抓好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将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,对各单位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。常态化督促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情况,全县党员处级领导参加组织生活会均达到10次以上。

县委带头,各单位跟进,不折不扣的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8000余次,并结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主题教育,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。深入推进智慧党建,云岭先锋APP使用率达100%。这一年来,面对一道道党的建设大考题,盐津县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。——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常学常新。
—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。全县10个乡镇网格同步建立了99个村(社区)网格,1730个党支部(党小组)基层网格,1535个学校班级网格,97个健康网格,8个行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自行业的部门网格,形成了多维、立体网格管理体系,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纵深发展。——持续发力夯实基层党建基础。535名领导干部参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。
坚持做好容错纠错,重新任用受到组织处理的干部3名,提拔使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干部14人,表彰奖励疫情防控一线业绩突出集体28个,个人253人。86个村级指挥长以4+2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,组织全县412个农村党支部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参与农村党员达5000余人次。

盐津县坚持政治标准,树立鲜明导向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干部选拔任用685工程要求,坚持干部沉下去、工作实起来,深入实践三个一工作法,把脱贫攻坚、产业发展、农村基层治理等基层一线作为丰富干部实践经验的重要战场,强化干部管理监督,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,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。设立驻浙流动党工委和劳务输出站,为675名在浙党员和4.95万在浙务工经商人员提供管理服务平台。
坚持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委、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,县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、研究解决问题,调整充实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下发《盐津县人才工作要点》,全面梳理盘点人才存量,汇总紧缺人才需求,建立行业系统人才库,大力营造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的社会环境。今年以来,县委提拔使用干部中,有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干部72人,占比80.9%。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全员下沉抓督导的方式,抓实村(社区)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三会一课等制度,持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。——打响爱国卫生持久战。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和根本。两手抓 双促进 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破解基层治理不强、发展不优、衔接不畅、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短板,盐津县以党建引领,组织部门牵头,实践探索以学生、劳动力、妇女老人、党小组和村务全透明公开、意识形态工作全覆盖为重点的4+2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,以党建为统领,带动社会治理、社会发展同步推进。
——突出标准选人用人。加大对樊忠慰等19名名家、名师、名医跟踪培养力度,积极开展传帮带。
11591名党员自愿捐款83.95万元支持疫情防控。——统筹力量增强基层堡垒。
雨情如警报,灾区如战场,灾情如军令。通过数据分析,精准锁定群众产业发展意愿,产业培训意愿,采取支部+合作社+农户的发展模式,打通产业销售渠道,推动15.34万留守妇女老人和农村在家劳动力全面参三大富民产业发展。
认真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,2020年全县共晋升职级134人。常态化疫情防控中,9316名党员织密97个疫情防控责任区,1973名农村党员包保到户,织密疫情防控网格。建立了3000余人的乡土人才信息库,414名的村干部人才库,确定回引对象219名,到村任职196名,培育选树云南省百名好支书1名,为盐津巩固脱贫成果,接续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盐津县开创村级指挥长作战方式,从各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到全县86个贫困村(社区)担任村级指挥长,下沉一线、发现和解决问题,让干部在一线为民服务中,提高工作本领,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充实基层干部力量、加快机关干部成长的同时也提升巩固全县整体工作。
这一年来,盐津县突出政治引领,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。通过数据分析摸底,精准掌握就业意愿、培训意愿,提前准备、提前对接、提前组织,采取点对点、一站式、包机、包车等措施,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8.09万人,全县就业率达84.66%。
哪里任务艰险,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冲锋陷阵的身影。通过数据分析,全面掌握各村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发展情况,针对性的采取措施,推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,全面消除空壳村、全县村(社区)集体经济共计创收539.51万元,脱贫出列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达2万元以上。
亮身份 当先锋 搭建健康生命红色屏障哪里任务艰险,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。脱贫攻坚专题培训覆盖一线干部10818人次。
持续开展三亮三比建设模范机关行动,坚决落实百日行动行动要求,合理优化两新组织设置。选派92名干部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华大学学习,进一步开阔干部人才视野,增强发展意识、开拓精神和专业化能力。——从严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。通讯员 贾姗姗。
坚持推动落实县委书记领航项目,建成4+2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和手机APP管理终端,信息平台已纳入81253户,信息采集录入2000多万条,照片20多万张。——聚焦人才助力产业。
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,挂牌成立袁勇专家工作站、杨子祥五倍子专家工作站,通过专家工作站引领帮带,辐射盐津更多本土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肩负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县域发展的重任,盐津县委坚持一手抓实疫情防控为最大政治任务,一手抓牢党建引领中心工作为最大政绩,迎难而上、奋勇前进,党的建设全面加强,脱贫攻坚全面收官、经济发展稳中有增、特色产业优势凸显,乡村振兴全面实施,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积蓄了红色力量,凝聚了红色动能。
——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折不扣落实。在党旗的引领下、在党员的带动下,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落实,盐津县委将始终坚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以刀刃内向、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,矢志不渝守初心,奋发有为担使命,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。 |